每年一屆的華語戲劇盛典都展現了當年度華語戲劇發展的新局勢、新風向、新特點,被行業和戲劇觀眾所關注。隨著新年的悄然而至,由中國話劇理論與歷史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支持,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和廣東星海演藝集團主辦的第六屆華語戲劇盛典也如期而來。1月4日,來自內地、香港、臺灣的評審委員們通過線上完成本年度14項大獎的全部評選,揭曉了第六屆華語戲劇盛典的最終榜單。
本屆華語戲劇盛典,一如既往好戲不斷、佳作云集,共有17部年度精品入圍提名。在最后的角逐中,共有8部作品突出重圍,分享14項榮譽:其中,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選送的《主角》成為本屆盛典舞臺最亮眼的“主角”,摘得包括“最佳年度劇目”在內的四頂桂冠;緊隨其后的是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五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繁花》(第二季),捧回三項大獎,實力不凡;《弗蘭肯斯坦》《鐵流東進》《共生》《心迷宮》《商鞅》《覺醒年代》6部劇目則各獲一項榮譽。整個評獎在劇目上呈現出一種均衡分布又亮點突出的特點。
一、延續上屆改編熱潮
近年來,華語戲劇舞臺掀起了改編熱潮,這也反映到盛典的獎項分布中來。上屆盛典,9部獲獎作品有5部是根據中國經典文學和影視作品改編,占據一半以上比例。今年,這股熱潮有進一步延續和擴大的趨向,8部獲獎作品,有6部來自于文學和影視改編,比例高達75%。這其中,摘取最佳年度劇目等四項桂冠的《主角》改編自知名作家陳彥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與之媲美的《繁花》(第二季)改編自著名作家金宇澄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拿下最佳男主角獎的《鐵流東進》是根據人民文學獎得主季宇小說《最后的電波》改編而成;而被多次搬上銀屏或舞臺的《弗蘭肯斯坦》則是英國作家瑪麗·雪萊1818年創作的世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在熱浪洶涌的文學改編熱潮之外,華語戲劇的影視改編也進行得如火如荼,本屆盛典有兩部獲獎作品改編自同名的影視?。阂徊渴谦@得最佳新人獎的《心迷宮》,它改編自榮獲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的同名電影;另一部則是獲得最佳舞美獎的《覺醒年代》,它改編自央視同名的年度爆款大劇。豐厚的文學底蘊、精彩的二度創作,加上名家名作的IP效應,使得這些作品不僅受到了觀眾的歡迎,贏得了市場的青睞,也獲得了評審委員們的肯定,在本屆盛典的舞臺上引領風騷。在改編作品占盡風流的同時,原創作品則顯得相對薄弱,只有獲得最佳小劇場劇目的《共生》與最佳復排劇目的《商鞅》兩部作品突出重圍,其中《商鞅》已是演出二十余年并不斷復排的華語戲劇經典。我們期待當下能夠涌現出更多的優秀原創作品,成為未來華語戲劇舞臺的“新《商鞅》”。
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主角》
二、匯聚新老杰出人才
本屆盛典可謂星光熠熠、少長賢集。榮獲表演獎項的既有國家話劇院侯巖松老師這樣資深頗深、實力強勁的“老戲骨”,也有陜西人民藝術劇院劉李優優這樣一連主演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幾部大戲并憑借《主角》摘取最佳女主角榮譽的“小戲骨”;還有在劇中戲份不多卻令人印象深刻的優秀青年演員杜光祎和王雯那,他們都在《繁花》(第二季)中有上佳表演,雙雙拿下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榮譽。榮獲最佳新人獎的王羿澄(王佳寶)則在劇中展現出過人的演劇天賦和表演才華,讓一眾評審看到了他的“未來可期”。經歷了前些年的流量熱之后,這些年的華語戲劇舞臺逐漸回歸了演技為本,我們也從盛典的榜單中看到了戲劇表演藝術的姹紫嫣紅次第爭芳。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五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繁花》(第二季)
主創類個人獎項呈現出相對集中的態勢。憑借《覺醒年代》獲得最佳舞美獎的桑琦是當下舞臺美術領域承前啟后的中堅力量,早在第四屆華語戲劇盛典,他就喜獲該獎提名。獲得最佳編劇的曹路生是成名已久的資深編劇,他的作品遍拿國內各項戲劇大獎,此番榮譽實至名歸。同樣以《主角》榮獲最佳導演獎的胡宗琪,則是“梅開二度”,第五屆華語戲劇盛典他也曾憑借《塵埃落定》《人間正道是滄?!穯柖υ摢?。主創類獎項集中在這些名家大家身上,一方面反映出他們深厚的藝術功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市場的資源傾斜和青年主創人才的成長空間。
三、矚目青年戲劇發展
華語戲劇盛典自創立以來,每一屆的盛典在主版塊之外都會舉辦不同的子版塊活動。第六屆華語戲劇盛典應著名作家梁鳳儀博士提議,共同設立了“華語青年戲劇作品優秀劇本獎”,旨在鼓勵和獎掖青年戲劇人發出自己的“后浪”之聲。
舞臺劇《弗蘭肯斯坦》
華語青年戲劇作品優秀劇本獎采用推選制,充分尊重和信任評委的藝術審美,充分尊重作品的獨特性和多樣性,一共邀請了五位在戲劇領域有深厚造詣和行業影響的專家出任評委,推選出5部本年度的最佳青年劇本作品,《錦江傳奇·董竹君》《借問湯先生》《李彩假日》《狗還在叫》《桑蠶人生》風格、題材迥然相異的作品喜獲入選,展現了青年戲劇繽紛的色彩。
青年是戲劇的未來,青年是戲劇的希望。華語青年戲劇作品優秀劇本獎將與華語戲劇盛典一道致力于推動華語戲劇的健康、有序、繁榮發展。
疫情時代的戲劇、后疫情時代的戲劇……疫情三年里各種思考的聲音還在耳邊縈繞,但戲劇的規律、戲劇的本質永遠不會變,三年中,戲劇在頑強地前行,而且道路越來越清晰,我們堅信華語戲劇的未來之路一定會更加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