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awgsu"></code>
手機美網
掃碼關注 中國美網 有禮相送

向貳肖|斯文在茲--全國中青年書法名家邀請展

美網會員 ·8929 瀏覽 ·2023-06-15 10:39:52

向貳肖|斯文在茲--全國中青年書法名家邀請展

前言

古學以書為六藝之重,其傳承也既久;今人以書為文化之征,故勤習而不輟。歲次壬寅,時惟立冬。黃葉滿地,意興漸濃。山川皆美,歲月無聲?;匚督浀?,上溯斯文,遂有斯展。

山左諸子,首倡佳議;天涯墨客,遽而應之。既得書家以數十,皆浸乎墨池有年;又有佳作以數百,亦緊追今古諸賢。國展名家、高校教授、書法博士、協會主席,邀聚云端,成此匯展。深慕蘭亭之雅集,私企金谷之佳會。

觀者亦能識之名家,右軍平原俱觀筆端;評者亦博覽之同道,東坡松雪捻須笑看。故而不揣淺陋,真面示人。紙墨抒懷,以呈敬意。文脈千載,斯文仍在。在彼在茲,翰墨暢懷。

本期書家:向貳肖

個人簡介

向貳肖 字延之,別署惠廬。湖南溆浦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委員,懷化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懷化市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副主任,溆浦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義陵墨陣成員,簡社社員,全國八零年代書法家藝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筆墨精英書法團隊評審委員,義陵墨陣書畫院導師,文瀚堂書畫院客座講師。

作品展示

Exhibition of works

《斯文在茲》16x69cm

《山谷論書》20x78cm

《愛蓮說》24x60cm

《劉克莊詞一首》30x34cm

《毛主席詞一首》34x34cm

《蘇軾詞一首》34x34cm

《蘇軾詩一首》34x34cm

《杜甫詩一首》34x42cm

《李清照詞一首》34x45cm

《毛主席詩一首》34x45cm

《姜夔詩一首》34x48cm

《蔡襄題跋一則》34x60cm

《白居易詩二首》34x68cm

《大處著眼句》34x68cm

《文不筆能聯》34x68cm

《姜夔詩一首》40x60cm

書家訪談

我的學書觀(一)

向貳肖

不覺拿筆二十余載,從事教學工作也有十余年,現將有關教學中學生的有關提問與自己的教學思路、理念以問答形式做個匯總。文字在平時教學講解時整理而來,限于個人認識尚淺薄,以及教學中言語也甚為簡陋,謹此記錄。請諸方家指正為謝!

問:學書是不是一定要臨???不臨摹行不行?

答:臨摹是學書法的唯一路徑!不臨???行!胡寫亂造的比比皆是,怎么開心怎么來,但別說你是學書法的。

問:學書的流程是不是把楷書學好再學行書,再草書?

答:從書體演變來說,楷行草是同步演化的,行草書的巔峰在魏晉時代來到,楷書的巔峰在唐代來到,這個是你要去了解的。從學習上來說楷書法度嚴謹,入門寫楷書立法度是可以的,但不代表是必須從楷書入門,篆隸也可以,行草書也未嘗不可,但要有人引導你,書法自學,會被不正確的觀念誤導,進步甚微甚至墮入魔道。所以還是我經常提到的那句,觀念先行,要有個思維體系。另外,楷書學好再學行書?偽命題。什么是學好?應該說是學到什么程度后再換其他書體。就這個問題反問一句,你吃飯是把飯吃完再吃菜?又或者把這個菜吃完再吃下一個?記住了,各體相輔相成,不要理解成隸屬關系。

問:臨摹要臨到什么的狀態才能進行創作?

答:這個提問有點問題,主要是觀念上的。臨摹是貫穿書法學習的始終的。臨摹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的任務與要點不盡相同。創作也是貫穿學習的始終。一定要有這個認知,臨摹是為了創作,創作是檢驗臨摹。不同的階段創作能力不一樣,初學時可以多臨少創,但也一定要臨創結合,寫的不好沒關系,寫出臨摹的東西與想法即是成功。

問:臨摹要注意什么方面?

答:臨摹是兩個概念,一為臨,一為摹,臨得筆,摹得位置。臨可以分為,對臨,背臨,意臨等,在初學時,以摹與對臨為主,首先要讀帖,讀懂筆畫的來龍去脈,做到心中有數再去下筆,完成之后還要對照,修改,調整,然后再次落實檢驗,不斷的循環往復,把筆法弄懂,把筆法的動作形成肌肉記憶,下筆便能到位。背臨是記憶,也是檢驗筆法字法和貫通自然書寫的重要一環,重要性不言而喻。意臨是相對較高的狀態,或為改造,或是夸張,貫穿了書家的思想在里面,在剛開始時可以忽略意臨,但在之后某個時候也一定會走到這個階段。

問:臨摹時我總是看到這個丟了那個,比如想把起收筆寫好,結果結構就丟了,想把結構寫好,結果用筆又簡單了。

答:這是一個常見的情況,以前講過臨摹的方法,要讀帖,心中有數再下筆。然后再講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分步驟,定任務的問題。也是各個擊破,以你目前的狀態,為什么你臨的時候又要筆法又要結構?你可以先攻筆法,做到一下筆便有,腦袋里,手底下都能達到精準的狀態了,這個筆法就是你的了,丟不掉了,然后你再攻結構,你看,筆法一下筆便是,只需觀察結構,這樣你的進步不是更快嗎?

問:結構生筆法還是筆法生結構?

答:這個概念許多大家有過論述,可以去考證一下,我不贅述了。我想提一個觀念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思維體系,就是我們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是觀念引導學習,也就是觀念先行。我們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哪個時候要做什么,學什么,什么樣子是我想要的,我要怎么去做,歷史上大家對我所追求的東西是怎么表達的,后人怎么繼承的,同時代的怎么去表達等等,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在里面。建立了這么一個框架之后,不斷在學習中去驗證,去增補,刪減,甚至是全盤推翻重建。所以你的問題我要提出表揚,證明你在做思考。不管是結構生筆法還是筆法生結構,都是正確的,自己論證好,然后再抱著這個觀念去突破。就我自己而言,我是抱著勢生筆法,勢生結構的,

問:我寫二王,感覺能臨像了,創作寫點東西總是用不上,很懊惱,怎么樣去解決?

答:二王是說的王羲之父子吧?錯了,二王是一個體系,是以二王、或者說以二王那個時代為宗的帖學體系。那么二王自然高度是最高的,難度也是最大的。話說回來,除了二王,其他皆不可取嗎?大錯特錯!取法乎上是對的,但對其他書家不聞不問是絕對不行的,你去看看唐代,宋代,元代的人如何去傳承的。給你個建議,你寫半個月康里子山或鮮于樞再跳出來看看,你會有概念上的更新。

(未完待續)

書家檔案出品

前言:張廣村

策劃:魯 堂

推廣:張行方

編輯:一 方

承辦支持

書家檔案

中國名家會客廳

北京恒鼎嘉華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中國書畫名家專訪

溪山畫館

溪山書畫網

中堂書院

藝術人生在線

評論
還可以輸入 1000個字符
全部評論(9999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_电影